第4章 藤原锐阵

  水泥厂的土建工作铺开后,需要大批挖土开沟平场地的临时工,泥瓦匠也要副手小工,苟全福村民小组被占了地的农民便走上了这些岗位。干这些活路同栽秧、割谷一样,也是在太阳底下汗流浃背,但一个月干上头就能拿到工钱,不担心天旱水涝病虫害,比种庄稼稳当多了,农民们干得欢天喜地。打工挣钱,离土不离乡,致富奔小康有了一线希望,芜寺村的农民由此步入了自己的城市化进程。

  可惜好景不长,土建搞了大半年,渐近尾声,小工、副业工的需要量越来越少了。这些失地农民陆续下了岗,回家也没地种,农民闲不住,三三两两的来找苟全福。当初厂里答应招工的,苟全福又向村里反映。马兴国和丁开书长年生活在农民中,称得上贴心人,很乐意为农民排忧解难,三天两头跑厂里催促。坐镇指挥的马兴家被催得不耐烦了,才向郎局长汇报。筹建指挥部的人碰头开了个会,方才意识到土建即将竣工,要提运设备、筹备安装了,也要开始做生产准备工作,培训技术岗位操作工,进行原燃材料选点定点,人手眼看应付不过来了。幸亏农民伯伯来提醒,他们忙向县劳动局打报告,要求把解决占地农民就业的五十个指标先办手续,招工进厂。

  被占地的农民本来只有一、二十户,因为有的地被占完了,有的地被占得太多,苟全福在社员之间作了些调平补缺,让没占地的给他们匀一些出来。匀地的也按匀出来的面积享受征地补偿费,家人也可以招工进厂,因此,他们也很乐意。大家都清楚,种地尽管不赚钱,但离了土地又没有可靠的生路,能招进水泥厂做工自是一条好路。个个都巴不得自家的地全被占去,好进厂拿工资、吃国家粮;又怕一跤跌在门槛上——两头不落实。新生的一代年轻人,对泥土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,一心只想跳农门。土地这么一调,匀地的和占地的加在一起就有了三、四十户。

  苟全福一家分成了三家,两个儿子在外面跑,早就不愿种田,接了媳妇,得了孙娃子,都没有要求增加田亩面积。因而他们也没有地给别人匀,自己的田也未被占用,征地补偿和子女招工都跟他们无关。征地补偿费他们倒不在乎,苟业权进厂的心情却很迫切。当上工人吃皇粮,生老病死有保障,比农民高了一个档次,年老体衰转不动方向盘也没有后顾之忧了。

  匀地、占地的农户中,有的既有儿子又有姑娘;有的儿子想进厂,媳妇也要去。男男女女,大大小小,加起来有七十多个招工对象。

  厂里负责招工......

  

  爱上阅读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