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2章 那个我多给了一个蛋的男人

 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,在鄂尔多斯流传了几百年。

  据说成吉思汗在征讨西夏时路经此地,马鞭突然失手掉落。或许是天意,这片刻的停留让只知纵马驰骋的成吉思汗见到了天高云淡、绿草茸茸、鸟飞鹿鸣的美景。

  若干年后,运送成吉思汗灵柩的骆驼车又一次途经此地,狂风骤起,飞沙走石,车轮陷进泥里,怎么也推不动。将士们忽然记起,他们的大汗曾夸这里是“花角金鹿栖息之所,戴胜鸟儿育雏之乡,衰落王朝振兴之地,白发吾翁享乐之邦”。于是,大家一致决定留下大汗的部分遗物供奉在此。

  又过了二三百年,各处的祭祀白宫几经辗转也来到这里,仿佛冥冥中自有安排。

  “我们这儿可是成吉思汗看中的福地。”不止是达尔扈特人,生活在鄂尔多斯的人也常常以此为傲。对于成吉思汗的眼光和远见,人们津津乐道。

  鄂尔多斯原名伊克昭盟,当年水清草丰。近一百年来的过度开发致使草场退化成大片的沙漠,占去了盟区面积的48%,还有48%则是无法耕种的硬梁地。很长时间里,伊盟经济在内蒙古自治区都排倒数一二名。但进入了新世纪,这个城市的经济突飞猛进,去年的财政收入跃居全自治区之首,人均GDP达到6600美元。因为这里有煤,总面积8.7万平方公里的地表下70%都有煤,储量占全国1/6。这里还有亚洲最大的整装气田,街上跑的出租车不烧油,都烧天然气。2001年,伊克昭盟撤盟置市,采用了一个“温暖全世界”的名字,叫鄂尔多斯。

  成陵和达尔扈特人的生活也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2004年11月,成陵迎来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修缮,总投资高达四五亿元。政府在距离成陵2.3公里的地方修起新区,曾与成陵比邻而居的学校、机关、村民通通搬迁,达尔扈特人也住进了白墙蓝顶的三层小楼。

  生活环境变了,老的生活方式留不住了。“自家院子没了,早上不能祭禄玛风旗;火炉也没了,腊月二十三搞不成祭灶。”违宝锁大叔抱怨。但抱怨归抱怨,老人还是搬进了120平方米的楼房,生活条件比过去好多了。传统与现代的冲击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:从违宝锁大叔家的阳台望出去,对面楼的墙体上赫然伸出一对禄玛风旗,旗杆插在铁架上,铁架用铆钉铆在窗户根。

  会不会有一天,几百年代代相传的传统会在现代生活里永远消失呢?达尔扈特人用他们的行动给出了回答......

  

  爱上阅读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