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章 行云智勇

  据《三国志•吴书•孙权传》,孙权十五岁被举为孝廉,后随父兄征战,建立了江南东吴政权,称为吴大帝,治国有术,用人不疑,“内事不决问张昭,外事不决问周瑜”,“外托君臣之义,内结骨肉之情”,其借父兄二世余荫,极善治国用人,故能“割据江东,国险民附”,曾用周瑜大败曹操于赤壁,用吕蒙擒杀名将关羽,用陆逊击溃刘备于彝陵,三国时数次重要的历史都由他编写。孙权虽然没有曹操那样宏大的文学集团,但是有一点也是极其重要的一点是与曹操相似的,那便是他官宦世家的出身,也正是这一点使他得到了皖北和江东世族地主的支持。虽然孙权集团没有处在作为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的北方地区,但同样也吸引了一部分名士大族的加盟,诸如张昭、周瑜、鲁肃、顾雍、步骘、虞翻等等这些政治、军事中举足轻重的人物。两军交战之际,孙权居然敢乘舟至曹操水寨中观望军情,其胆识和魄力可见一斑,要知道西蜀之主刘备遇见曹操一般都是调头就跑的。难怪曹操见孙权舟船器仗军伍整肃,乃临江谓然而叹曰:“生子当如孙仲谋,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。”(《三国志•吴主传》陈寿,裴松之注《吴历》)权亦在与操书信背后附言:“足下不死,孤心不安。”(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八回孙权书信退曹操刘备得图灭刘璋)操见信大笑。二人可谓惺惺相惜。然而孙权集团可谓三国中最精明的,也可以说是最不守信用的。西蜀虽弱,态度却向来鲜明,除了刘备抱关羽之仇曾死磕过孙权外,一直以来都是北向抗曹,地寡人稀,还屡伐中原;曹魏自不用说,谁打我,我就打谁,身为大国,故而长期处于同时对抗两国的局面,往往顾此失彼。而东吴呢,唯利是图,只看有没有好处,谁对他有利他就立刻倒向谁,态度一直模糊不清,脚踏两条船。另外孙权也有一些弱点,譬如他对于人才的渴求不如曹操那样强烈,曹操可谓“海纳百川”,而孙权曾经因为凤雏庞统貌丑心中不喜不愿吸纳,当然,张松献图相投时,曹操也曾因其形陋而数日不见,并因此失去了取得益州的最好时机,但也就此一次,而孙权对于外来的人才总抱着相对排斥的态度,这对东吴的发展有害无利。另外,孙权的进取心也不如曹操,总是以长江之险固而自守,偏安一隅。还有,通过翻阅史料可知,三国时发生在东吴的农民起义居然比魏、蜀两国的总和还多,南越一直不满孙权暴政,曾多次组织反抗,特别是山越族人多次掀起大规模的反抗斗争,迫使孙权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保境安民上,而薄弱的经济基础,又使得吴国不得不实行三国中最重的苛捐徭役杂......

  

  爱上阅读 | 网站地图

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